正在阅读:南郑人注意了!姓名+电话+身份证号… 你的隐私网上只卖3分钱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南郑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南郑人注意了!姓名+电话+身份证号… 你的隐私网上只卖3分钱

转载 2017/04/18 15:53:1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汉中生活门户网 257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公司开例会,警方一锅端。刚买了房,咋会接二连三接到各种装修公司打来的电话?车子保险临近,就被各种推销电话轮番轰炸……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一系列骚扰电话、网络诈骗等行为,不仅让人不胜其烦,更严重威胁个人安全。

警方供图

昨日,记者从公安分局获悉,该局最近打掉一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


警方介绍,上月初,民警接到报警,有人在网络出售两江新区、渝北区楼盘业主信息、机动车车主信息数十万条。


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经过调查,3月23日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嫌疑人刘某交代,他所在一家科技公司,对外业务名义上是短信群发、微信公众号推送集团彩铃等,实际上是通过非法渠道收集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民警发现,该公司有4家分公司,有严密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3月24日,趁该公司召开例会,警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6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办案民警介绍,该公司出售的公民个人信息内容不仅包含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有的还涉及到所在单位,按照不同职业范畴、类别进行归类。


警方梳理确认,该公司非法获取、存储公民个人信息200多万条,其中包括主城楼盘业主、车主、学生家长、企业法人、医生、公务员、建筑师等个人信息。通过贩卖这些个人信息,该公司非法牟利100万余元。


这些数量巨大、内容详尽的公民个人信息从何而来,又流向哪里?嫌疑人刘某交代,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机构积极收集客户个人信息,形成庞大数据库。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严,企业内鬼频现,一些员工受利益引诱,铤而走险倒卖客户个人信息。


2014年底,刘某通过QQ在网上购买100多万条含有公民个人信息的原始数据,再以每条3分到6分价格出售给有需要的特定客户群体。尝到甜头后,刘某转变公司业务方向,建立一条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信息整理建库—个人信息使用、交换、出售的黑色产业链。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是,将公民信息出售给有特殊数据需求的机构或个人,从中赚取差价,非法牟利100万余元。


目前,该团伙已有44人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