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党委书记袁汉荣(左二)慰问贫困群众
陕西网讯(记者 石林 曹彦强)年关将近,贫困群众年货准备的怎么样?米面油缺不缺?拿什么取暖?身体怎么样?这些都成了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党委书记袁汉荣和领导班子最挂心的问题。
职代会刚刚结束,袁汉荣叫上领导班子,带着米面油、春联等物资赶往包扶单位——汉中市洋县槐树关镇罗曲村。
“孩子们都回来了吗?这是给你带的过年衣服,过年的时候就穿这个”袁汉荣拉着67岁的任改彦老人的手嘘寒问暖。
“女子,来来来,吃花生,嗑瓜子,我这儿还有面包,吃吃吃。”任改彦老人,一面招呼袁汉荣一面端着花生、瓜子。
任改彦老人有两儿一女,女儿嫁出去了,大儿子招赘上门去了城固县,小儿子分开单过了,每次见到袁汉荣,老人比见到亲人还亲还热情。经过半年的包扶,分公司上上下下已和罗曲村结下了浓浓的情谊。
罗曲村位于秦岭深处,是陕西省重点贫困村,全村有476户,1636人,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438人。自2017年6月以来,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就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进入罗曲村,完善资料、丈量土地、产业摸查、走访入户、制定脱贫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誓要尽快甩掉包扶的133户、438人头上的贫困帽子。经过7个多月的努力,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和村里的群众打成了一片。
“我们要帮扶群众脱贫,就要和群众心连在一起,劲儿使在一起,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高朱军颇有信心的说。
2017年6月,高朱军来到了罗曲村后,就和同事们一起一头扎进完善资料里,近一个月的努力,每家几口人,健康状况怎么样,收入是什么情况,高朱军和驻村工作队对单位包扶的这133户贫困户致贫原因算是有了初步了解。
高朱军(右)和驻村工作队队长谋划产业发展
接下来,就是要怎样带动这133户贫困户不仅脱贫,而且走上致富路。高朱军首先想到的是要充分用好党和国家的政策。
“养头牛,国家补贴2000元,种花生,每亩补贴500元,红薯补贴400元等。为了让村民享受到国家的补贴政策,我们挨门挨户的做动员工作,然后就带着测亩仪,对贫困户的土地一块一块,一片一片的量,看看每家究竟适合种什么。”高朱军说。
当时正值7月,盛夏天气,高朱军和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们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发去量,晚上月亮升了很高了才回来,一个个皮肤晒的黝黑。
高朱军他们的努力当地村民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时和他们一起的丈量土地的罗曲村5组组长任世谦,把他们当时工作情景写了一封信,发给了洋县人民政府。“洋县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原文转发该信,任世谦写道:
7月12日那天,我们丈量五组贫困户的种植面积、十一户约40处地块,分散在三四里范围内的许多角角落落……热气逼的人有时窒息,皮肤叫草叶划出口子被汗水一浸痛痒不堪。驻村第一书记高朱军忘带草帽,看他晒的实在不行,大家七手八脚的为他折了些带叶的荆条挽个圈扣在头上才了却点难堪。40多块土地,从早上八点一直熬到下午四点才丈量完毕。
经过近半个月的夜以继日,土地终于量完了,接下来就是帮助村民种植,“这家种包谷,那家种红薯,这一年下来,村民拿到的国家补贴就30多万,既用足了政策,又切实提高了村民收入。”罗曲村村支书任中攀说。
袁汉荣了解村里爱心超市运行情况
要切实帮助村民脱贫,就要发展产业,建立长效机制,高朱军他们除了每天帮乡亲们解决一些日常困难,还专门对茶叶种植进行了考察,准备发展产业。
“我们当时考察茶叶时发现,茶叶仅除草、翻地就需要很大成本,销售、技术、加工更难以保障,所以只能放弃。”高朱军说。
通过和村里的老人聊天,借鉴其他村的做法,高朱军他们为村民制定了一条长中短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罗曲村干旱缺水,之前有过制种经验,了解清楚这些,短期计划,在2018发展250亩以上面积的油菜制种,充分发挥村民的技术特长,迅速提高村民收入。
中期计划发展规模养殖,“我们想过发展规模养牛,但是原定几块养牛基地属于基本农田用地,审批不过,我们就想发展养羊、养蜂、养鸡,这样一两年内也能见效。”高朱军说。
长期计划则是种香橼,不仅发挥香橼的药用和经济价值,也还可以利用它四季常青的特点,达到绿化环境的作用。
谈及高朱军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罗曲村村支书任中攀翘起大拇指说:“没得说,他们来了后,既完善资料,又考察、发展产业,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哩!”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的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成了激发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奋发图强的精神源泉,他们大力弘扬“石油精神”,扎根秦巴山区,为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不懈努力。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