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听说贫困户邓兴虎通过养殖花边鸭脱贫了,5月6日,记者来到汉中市略阳县接官亭镇西渠沟村花边鸭养殖基地一探究竟。
走进青山掩映中的西渠沟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沟里,一群群鸭子追逐嬉戏,惹人喜爱。
“鸭子通人性。我把它们照顾得细致一些,鸭蛋产量就高,鸭肉的品质也好。”邓兴虎介绍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温情。他把这些帮自己脱贫的花边鸭当作宝贝一般对待。
西渠沟村山大沟深,立地条件较差,没有多少土地可以种粮食,这里的人往往选择外出务工。
邓兴虎一直不愿意出去,因为他坚信村里的青山绿水就是最大的财富。他尝试着养鸡、养鸭、种天麻等,但日子仍过得紧紧巴巴,生活状况一直没有多大改变。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2016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因为年收入不达标,邓兴虎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年纪轻轻的就当了贫困户,我出门都怕见人。”回忆起刚被认定为贫困户的日子,邓兴虎既羞愧又无奈。为此,他认真反思,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缺技术。
扶贫要扶志和扶智,帮人先帮技和艺。针对邓兴虎的困难,略阳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帮扶人赵成海第一时间邀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对邓兴虎进行了一对一的培训和指导。
在农技人员的帮扶指导下,2017年年底,邓兴虎的花边鸭存栏超过800只。由于养殖技术逐渐成熟,幼苗孵化率、成活率、抗病能力大幅提升,邓兴虎生产出来的鸭肉、鸭蛋品质也越来越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此基础上,邓兴虎又搞起了鸭苗孵化和松花蛋加工。今年年初,仅出售鸭苗一项就盈利3000余元。
如今,邓兴虎的花边鸭成了周边市场供不应求的紧俏货,他的思路也更加开阔。经过多方考察,邓兴虎投资了一家农村淘宝店,在网上卖起了自己的花边鸭产品。
手上有了技术,兜里有了钱,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底气就更足了。2018年,邓兴虎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购买了85箱中华蜂交给县中华蜂养殖企业托管养殖,预计年收入可达7000元。
“这样等于上了个‘双保险’!”邓兴虎深有感触地说,“只要人勤快,再把技术学到手,不但能脱贫,更能致富。”
邓兴虎依靠家乡的青山绿水发展产业脱了贫,对于前来学习的左邻右舍,他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目前,村里的贫困户都来找他请教花边鸭养殖技术。邓兴虎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之星”。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