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留坝鲜香菇“坐”飞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留坝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留坝鲜香菇“坐”飞机

转载 许丹2018/08/30 17:02:3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汉中便民网 5346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8月20日12时30分,对留坝县的菇农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该县今年第一批鲜香菇登上飞机,飞出了大秦岭。 

这一时刻的见证者及受益者——该县康田公司总经理吴建海说:“感觉像是把自家大棚里刚摘下来的香菇,拿到农贸市场去卖一样,既快捷且没有赚取差价的中间商。” 

“卸货、安检、装车在机场停留20分钟就完成了所有登机手续,2小时50分后安全到达目的地——南通机场。”一同前往机场发货的社员网负责人赵江勇说:“以前认为空运成本高,没想到和货运成本差不多,时间上还缩短了至少10小时。” 

本次康田公司788公斤鲜香菇,乘坐由汉中机场12时30分飞往南通的航班,总花费不到800元。当日,航空公司表示,运输费用还可以再优惠,且初步达成1万元包月服务,即飞往南通的航班专门为该县农特产品保留一个机舱,每月至少可发16次15吨农特产品。 

“发往南通的鲜香菇,要比以往卖到三线城市的香菇,每斤至少多增收1元钱。”专门负责销售留坝鲜香菇的社员网负责人赵江勇说,首批鲜香菇试销售成功后,会陆续将大批量留坝新鲜农特产品通过飞机运输的形式,销往全国的一、二线城市。 

在以前,位于秦岭深处的新鲜农特产品,受交通、产品体量的制约,想要走空运飞往全国各大市场是不可能的。然而,今年8月20日,该县第一批鲜香菇登机的“奇迹”出现了,这要得益于长期以来该县将小农户直接对接大市场工作落实落细的成效。 

近年来,该县立足自身优势资源,以政府+扶贫互助合作社+大中型销售平台及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鼓励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产品。政府从种源控制、标准制定、品牌认证、市场管控等环节着手,擦亮农产品品牌,陆续推出7个深受市场青睐的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扶贫互助合作社负责组织群众按照产品标准搞生产;大中型销售平台及龙头企业负责跑市场、拿订单。经过2年的持续努力,该县的农产品已初步建成了产种销一体的产业链。 

但受制于交通条件,留坝县内优质鲜活农产品很难在第一时间送达东部城市客户手中。“去年深圳的一个客户要与我签订土鸡长期供货协议,但因为陆路运输周期长、价格高,质量得不到保障,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单生意!如果能有更多的运输途径,我们山里的这些优质农产品就能卖上好价钱!”留坝山城公司负责人杨茂华说。 

为了解决鲜农特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让群众和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该县经多方努力,今年8月9日在我市“大交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推进会上与西部机场集团汉中机场有限公司现场签订合作协议——留坝县鲜活农产品将通过汉中机场搭乘最便捷的航空渠道,飞往全国各大城市。 

按照协议,汉中机场将根据该县鲜活农产品的特点制定最合适的空运方案,不仅运输周期短,而且费用也较传统陆路运输方式得到降低。 

“空运打通后,我们准备进一步擦亮留坝农特产品的‘国际范’,对接各大一、二线城市超市,走精品农产品销售路子。”留坝惠康公司吴建海说:“以后无论是企业还是农户,提升收益等空间会更大。实现利益最大化,不仅是企业和农户追求的目标,也是留坝县落实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初衷。” 

开展多式联运,整合民航、铁路、公路、邮政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农产品搭建起更加高效、专业的物流服务平台,在促进留坝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掌握市场话语权的同时,也是做实“小农户”与“大市场”精准衔接的关键。对此,该县县委书记许秋雯说:“让中部贫困小县的农特产品,坐飞机直达沿海城市,是促使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实现农户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必经之路。”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