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按照国家发改委天然气供给政策,各省市天然气用量实行严格的计划供应。近几年,随着全国天然气用户的不断增加,一到冬季各省市均不同程度的面临供气不足的问题。据了解,近期全省天然气供气缺口达685万立方米/日。
2019年11月至明年3月,省发改委分配给我市天然气用气指标为8055万方,与预测用气需求的10838万方相比缺口达2783万方,其中中心城区(含南郑区)指标5728万方,缺口达1858万方。11月25日至27日突发降温,中心城区居民用气量猛然提升,造成部分公交车、出租车无气可加,个别小区停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市发改、城管等部门及相关燃气企业积极与上游供气单位对接,并着手联系计划外天然气气源。为解决供气不足问题,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冬季用气需求,市委、市政府在全面了解供气形势以及计划外天然气气源的采购方式、价格等情况后,针对供气缺口、计划外气源采购、供气保障能力提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一是要求市辖各天然气企业立即摸清各自供气区域的供气缺口,并立即与上游供气气源单位沟通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将计划外的高价天然气气源落实到位;
■ 二是针对计划外天然气气源采购成本远高于供气终端价格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高价气源的采购费用采用燃气企业和市县财政共同分担的方式,确保居民、公交车、出租车用气价格稳定,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用气;近期中心城区每天补充的高价天然气约为8—10万立方米,整个冬季高峰期预计财政补贴资金将达3700余万元;
■ 三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天然气市场整合,督促相关燃气企业立即着手对原中燃公司经营的小区老旧管网、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老旧小区的供气保障能力,尽量避免因供气设施、设备造成的差异化供气,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尽快推进中;
■ 四是督促中心城区汽车加气站立即启动LNG天然气应急保障方案,紧急采购LNG天然气用槽车运回汉中,最短时间恢复中心城区公交车、出租车加气业务,确保市民出行不受影响;
■ 五是加快中心城区天然气市政管网改造建设,重点推动刘河天然气分输站至铺镇的次高压供气管线和石马路供气复线建设,提升城区天然气管网的供气保障能力;
■ 六是积极推进中心城区3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储气设施项目建设,明年年底可建成投运;该设施储存的180多万立方米天然气,可满足中心城区3天以上的用气需求。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当前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气正逐步缓解。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从2010年宝鸡至汉中的长输管道开通后,深受广大市民和工商业用户的喜爱,目前中心城区用于取暖的民用壁挂炉已达到5.6万台,工商业用户400多户,小区或单位供暖的燃气锅炉达60多套,还有120辆天然气公交车、900多辆出租车和相当一部分滴滴汽车以天然气为原料,如果全部开启,仅中心城区每天的燃气用量就接近70万立方,但目前我市现有的唯一一条天然气长输管线的日输气能力只有94万立方米,在近期气温相对温暖的情况下,整条管线的实际日供气量已接近最大供气能力。我市面临着拿钱买高价气、却无法输送到汉中、无法满足群众用气的尴尬局面。
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从2018年开始,就筹备、推动新的输气管道建设,从中卫到贵阳天然气输气管线至汉中的长输天然气输气项目已获批准,正筹备建设。该条管线建成投运后,将给我市提供更加足量的供气气源。同时,市委、市政府及市发改等部门正在积极与中石油集团对接,力争早日开通甘肃康县--勉县--汉中的天然气输气管线,以满足我市实际用气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供气保障的各项要求,持续关注中心城区的供用气形势,结合天气变化、用气指标、输气能力等因素,科学调度,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市民和公交车、出租车的正常、稳定用气。
同时,也请广大市民朋友理解天然气发展初期阶段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并倡议具备条件的市民尽量避开早、中、晚三餐用气高峰时段集中用气,在极端天气下合理调整壁挂锅炉的暖气温度或使用其他设施取暖,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朋友尽量错峰加气。
让我们共同努力,度过天然气建设初期的困难。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