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汉中百科的探秘汉中栏目,在这里我将带你去认识汉中的点点滴滴。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咱们的略阳。
略阳县位于嘉陵江上游,秦岭西段南坡。因其地当秦蜀要冲、陕甘纽带,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和商旅辐辏之所在,素有“襟喉”、“锁钥”之誉。略阳的古名甚丰,随着历代建置沿革,先后称过“沮县”、“武兴”、“顺政”、“兴州”、“沔州”等等。至于略阳之名的由来,亦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大至分为三类:一是光照说,说是到了中午还不见太阳出来,原来是高山和云给挡住了。二是要隘说,“此地为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阳”,故名“略阳””。三是侨置说,南北朝时,陇之秦安设有略阳郡。因连年战争,彼地大批氐人南迁至此,仍旧沿用原郡县称谓。
略阳历史悠久,民间艺术也颇为丰富,略阳县白雀寺、荷叶坝、横现河、马蹄湾、白水江等地,流传着一种带有氐羌族文化色彩的民间舞蹈羊皮鼓。表演者左手握鼓,右手持藤鞭,连打带跳,边敲边舞,并在藤鞭击鼓的“彭彭”声和铁环相撞的“嚓嚓”声中,配以曲调高亢的唱腔和粗犷激越的舞蹈,形成一种别致、独特的韵味。至今活跃在民间的,删除了祭祀内容,使之成为娱乐性的表演节目。
略阳刺绣刺锈有明显的氐羌族风格。多用于婚丧嫁娶、打扮孩子和一般生活用品。技法多种多样。颜色的应用十分讲究。图案多是花卉禽兽,也有古今人物,历史故事,寄托着吉详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总的来说,略阳刺绣既不象关中的刺绣那样颜色强烈刺眼,也不象四川的刺绣那样纤巧素雅,而是显示出略阳民性的粗犷、奔放,色调艳丽,内涵高雅,绝不粗俗。
嘉陵江船工号子是产生并流行于嘉陵江流域的一种船工劳动歌曲,是拉船的纤夫在劳动中为了统一动作而逐步产生的一种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其表现形态大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齐唱。白雀寺境内的何家坪、贤草沟、南家山等地仍流传着部分船工号子唱词,随着时代变迁,嘉陵江船工号子已逐渐走向消亡,近年演出的《嘉陵江船工号子》原生态地又重现了船工与激流搏击的壮美历史画面,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略阳民间社火主要有高跷、彩莲船、狮子舞、龙灯等。逢年过节,民间以此作为娱乐活动。民国年间,多为民间自发。解放后大多是政府提倡、支持下的群众的有组织的活动。
听更多汉中风俗民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汉中百科,咱们下期再会。(未经本站允许,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