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汉调二簧又叫土二簧,是汉中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汉水流域民间最早演唱的一种土腔土调戏。特别是汉江南岸的巴山地区群众,久有好爱二簧之风习。据传,此剧种最早是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又因它是由汉江流域的山歌、民歌、民间小调发展形成,唱、念、白的音韵,均为汉水流域人们的发音、语调,所以叫汉调二簧。
因。则汉调二簧究竟始于何时,无文字记载。据解放后挖掘出来的有关资料,及老艺人传说,清朝咸丰初年,西乡县沙河坎开办了第一个二簧科班——鸿来科。后来,来字科杰出的演员查来松在汉中及安康等地开科授徒,又到商洛、镇安等地授教。因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经过了几代(二十多科)的发展演变便形成汉中、镇安两大派。到清末,汉调二簧不但遍及汉中、安康、商洛等地,而且流行湖北、四丿川、甘肃及云、贵诸省。它对京剧、徽剧、川剧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汉调二簧的汉中派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语气柔和,语言生动风趣,音调幽雅,唱腔婉转,表演纯朴细腻,文雅大方。所以群众有“紧凑直爽看桄桄,幽雅文静看二簧”之说。它的板式有上调、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愤、凄凉、惋惜等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爽等情绪。在行腔运调时还可因人物性格、身份、立场、环境的不同,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分出喜怒哀乐和甜音与苦音来。伴奏乐器原以二弦为主,后改为京胡,配有二胡、月琴、笛子、三弦等。打击乐器原来和汉调桄桄相同,但许多板头打法很有特色,可惜的是,某些剧团已改用京剧打击乐器了,失去了一些汉调二簧的独特风味和地方特色。
来源:汉中民俗
作者:孟学范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