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时家坡村变样记
转载
于 2018/03/02 09:46:4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汉中新闻网
作者:汉中生活通
307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春节长假,笔者回乡探亲,走进洋县溢水镇时家坡村。刚迈进村里,突然,一阵鸣笛从身后传来,小汽车、通村公交缓缓而来……放眼望去,平整的水泥路通向村子的一个个小组,讲文明、树新风、颂美德的宣传牌赫然立于眼前。近年来,洋县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路通了、车有了、出行更方便了——
“现在我们已经告别了晴天扬灰路,雨天黄泥路”,村民余宝文自豪地说,他是时家坡村二组人,今年52岁。该村地处洋县北部深山,距离县城三十几公里,属于深度贫困村。“村里路通了,晚上出门有路灯,去年儿子务工回来还买了小汽车。”他一边说,一边高兴地笑了起来。村里通上了公共汽车来往的商贩也多了,农货也畅销了。原来要很久才能到城里,现在方便多了,有的还搭车把自家的农产品带到城里去卖。
同时,村文化、娱乐设施齐全,农家书屋、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室内场地以及篮球场、健身广场、乡村大舞台等文化休闲小广场的开辟,让村民开会有场地、学习有场所、健身有设施、娱乐有兴致。一些地方还建起了村级惠民便民小超市,以前赶集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此外,村里还通了有线广播网络,每天定时播报时政信息、天气预报和“三农”短讯。
绿化多了、垃圾少了、环境更美了——在村里村外转了一圈,道路干净,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垃圾箱。路边上和村民院子里都建起了绿化带,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现在生活好了,大家环境卫生意识也提高了不少,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散养家禽的现象少了,垃圾也不再乱扔了,时家坡村主任余文建介绍道。目前,该村垃圾都定点堆放,并配备专职保洁员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运输。村民的绿化、美化和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了,乱砍乱伐现象少了,一些人还自发植树种树。如今,村里绿荫更多了,空气更清新了,环境更美了。
家训上墙了、文化活跃了、精神境界更高了——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时家坡村在市环保局的帮扶下,持续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把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作为精神脱贫的关键。乡村大舞台成了送政策到家、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场地。去年,该村累计演出20余次,几乎每月都有活动。村上干部还发动农户参与读书学习,图书馆每天定时免费开放,让村民受到书香浸润。
重视树立好家风好家训,一面面倡文明树新风道德墙,画里画外都透着一股新气、一种浑厚的文明底蕴。余文建介绍,现在村规民约和二十四孝都上墙了,我们不仅要有美丽的外表,更要提高全村人的精神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