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略阳县接官亭镇抓党建促脱贫侧记
转载
于 2018/03/02 10:05:4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汉中新闻网
作者:汉中生活通
262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略阳县接官亭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契合点,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做大做强脱贫产业,促进全镇脱贫步伐快速迈进。
选优配强,精心挑选“领头羊”
去年8月,接官亭镇林口村在镇党委协助下,迎来了两年来的第3位村支部书记。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镇党委书记刘旭认为,建强村级班子、配强基层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林口村前任支部书记因身体原因辞职后,村里一时选不出合适人选,镇上曾选派一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但农村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完全服众。为了更好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经过调研,镇党委把目光锁定在从本村走出的包扶单位干部邱国斌身上。
“老邱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对本村情况又熟,村民对他有信心。”几经协商,邱国斌接任了林口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镇党委就交给老邱2个任务:规范原班子,选出接班人;形成工作合力,带领全村脱贫致富。
老邱不负众望,迅速整合村“两委”班子力量,全力抓队伍建设和产业培育,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养殖订单收购、产业托管企业分红、贷款入股企业担保”三种合作方式,使贫困户实现产业全覆盖。
该镇还以打造好支书、好班子、好队伍、好思路为各村基层支部整建目标,筑牢基层堡垒,在全镇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脱贫氛围。
能人带动,家门口做出大产业
“我种地干活没力气了,如今村里找回个能人领咱干这么个好营生,我老汉一年还能挣好几千哩。”80岁的村民郑义才是林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村里的养蜂合作社后,他对自己摘掉贫困帽信心十足。
郑义才嘴里的“能人”是本村外出创业青年、汉中山里人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崇军。在镇、村党委“三顾茅庐”的邀请下,2017年3月他回乡创业,带领群众发展养蜂,在老家林口村成立了略阳县森林人家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贫困户资金入股、政府产业补助、资金捐赠等形式,把95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与公司合作抱团经营。目前,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谋划下,全镇有268户贫困户入股资金86.6万元加入合作社,建立中蜂养殖基地4处,发展养蜂3300箱。
去年10月,由张崇军负责的“中蜂养殖示范基地”在该镇的蹇家坝村启动运营。同时,蜂蜜检测中心、养殖培训基地、蜂文化展示中心陆续落成,目前已成为全市最大的中蜂养殖基地。
“能人带富”是接官亭镇党委在脱贫攻坚中推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以来,镇党委主要领导曾先后联系拜访40多位从当地走出的各行各业人士,多方寻求当地发展的良策和出路。除引进“中蜂养殖”等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外,还支持回乡创业大学生成立“山水间生态农业观光园”,大力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多方联动带富一方百姓。
社区工厂,让群众赚了钱也顾了家
近日,在接官亭镇“陪读”的腰庄村妇女邓召燕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在何家岩社区工厂做小手工艺品。“活不难,培训四五天就能上手,厂里中午还管一顿饭。不但经管了娃,一个月还能挣个1000来块钱。”邓召燕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
为了解决留守妇女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接官亭镇党委政府依托紫竹巧娘手工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包扶单位市妇联牵头支持下,利用闲置资产在何家岩社区创办了2000多平方米的脱贫工厂,引进陕西省圣玛启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类儿童居家用品、文化用品、玩具用品等内外贸产品,出口中东、欧洲。合作社则从事各类手工编织的培训、手工产品的研发、加工和销售,承接外贸产品来料加工。
社区脱贫工厂订单可靠、销路畅通,有效吸纳何家岩社区及周边贫困村组留守妇女和贫困劳动力150余人就近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30%以上。目前,社区工厂已落地投产,扩大再生产后,可解决留守妇女就业220余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本报通讯员 汤晓燕 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