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镇巴带着“成绩单”迈入超越发展新征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镇巴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镇巴带着“成绩单”迈入超越发展新征程

转载 2018/03/10 09:45:4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汉中新闻网 作者:汉中生活通 246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新年伊始,镇巴县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盯追赶超越目标,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弘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激情实干、勇于创新”的新“镇巴精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持定力,苦干实干,带着一张有分量的成绩单迈入超越发展新征程:
        去年,该县被确定为全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和家政扶贫试点县,跻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双高双普”县和省级森林城市,通过了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复查验收,全省健康扶贫冬季攻势及全市健康扶贫、供销社综合改革现场会先后在该县召开。去年实现生产总值78.5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1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22.8%、12.9%;财政总收入突破两亿大关,达2.19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6元,分别同比增长12.3%、9.2%。

调结构促超越,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该县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去年粮食总产9.65万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园区实现产值3.78亿元,增长11.2%。农业增加值达11亿元,增长4.8%,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达1.2︰1。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成功引进北京同仁堂等知名中药企业,筹建林麝养殖基地3个;新增省级家庭农场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83个;药材总面积达14万亩,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在第四届中国茶业大会上被评为陕西唯一“全国十大魅力茶乡”。 
        坚持创新驱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个,完成投资2.43亿元,占年任务的101%;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熙园、远健、片片清等公司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二产增加值增长15%。中石化镇巴区块天然气勘探项目正在深度分析“春生一井”数据,争取启动第二口风险钻探井;新增省市级商标48件,商标总数达到210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9.1亿元、增加值23.03亿元,分别增长43%和15.2%。
        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启动首届“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活动周”活动,“中国最北苗寨”镇巴县苗族文化陈列馆开馆运营,草坝生态农场、观音山风景区等旅游休闲景点受省内外游客青睐,实现旅游收入5.19亿元,增长118.8%。围绕天坑群地质遗迹区的基础设施已列入计划,热气球游天坑项目已试飞成功,旅游大环线正在加紧施工;全面落实稳增长、扩销路、保市场的政策措施,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7户、规上服务企业11户,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占年任务的100.5%。三产增加值增长11%,该县被商务部评为第四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强基础促发展,各项建设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加快提升,“古镇”高速施工辅道基本建成,主线工程全面开工;210国道县城过境段二级公路完成桥梁主体工程,隧道掘进1118米;320省道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完成工可研方案等前期工作;建设县乡公路111公里、通村道路533公里,通畅里程较2016年增加了560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工程50处,新增灌溉面积1600亩。新建10千伏输电线路42公里,低压改造78公里。新增宽带线路872公里、4G基站170个。
        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深度修编。19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排污管网二期、背街小巷整治、罗黑路改造等项目投入使用,泾洋桥改造、巴山广场和水果市场即将建成,沿山路二期及河滨大桥拓宽改造项目相继开工,苗乡广场立体停车场启动建设,市政功能渐趋完善。
        该县作为全国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成效显著,2016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过省市评估验收,建成泾洋河湿地小区;完成坡耕地治理3500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7000亩、工程造林4.1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森林城市创建成绩位居全省首批8个县市第一。
        节能减排超额完成,污水处理达一级A标准;建成7个集镇垃圾焚烧站、填埋场及污水处理站;全面建立“河长制”,境内主要河流出境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严格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中央环保督查问题全部整改;统筹推进保卫蓝天“1+8”行动计划,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8天,位居我市第一。

惠民生促脱贫,人民福祉保障有力

        脱贫攻坚士气强劲,去年5个贫困村、5554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建设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718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517户,改造危房2043户;整合涉农资金2.7亿元,投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1.1亿元,新成立专业合作社352个、互助资金协会123个,设立“三变”改革试点村20个,1.18万户贫困群众全年户均增收1700余元。“一二五”健康扶贫模式受到中省市肯定,全国健康扶贫冬季暖心服务活动启动会在汉中召开,将镇巴确定为主要观摩点,并向全国推广镇巴经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20余家中省媒体对镇巴健康扶贫进行了报道。资助贫困学生6850名,落实兜底保障类贫困群众5891户。探索建立“三抓三当一引领”强党建促脱贫新模式、“传树守做”新民风建设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工作经验在中省市推广。
        民生福祉指数更高,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实施,新增财力和财政总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87.5%;紧紧围绕“三线多点一个中心”城镇建设体系,建设社区中心3个,城镇化率达39.96%,城镇新增就业1579人,占年任务的158%。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投资3.6亿元,占年任务的120%。避灾生态搬迁开工建房1211户,全部竣工达到入住条件。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34亿元,通车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编密筑牢保障网络,困难群众低保率达98%,残疾人工作受到省残工委表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新农合参保率达99.9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53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738元,增长10%。本报通讯员 黄娟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