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镇巴县健康扶贫让他重拾手艺走向挣钱养家之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镇巴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镇巴县健康扶贫让他重拾手艺走向挣钱养家之路

转载 2018/04/09 10:04:1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汉中传媒网 作者:汉中生活通 335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汉中传媒网讯(通讯员 魏剑)从4月1日开始,镇巴县卫计局下派三个采访组分赴全县所有乡镇,对全县健康扶贫工作启动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深入采访,进一步挖掘先进事迹,寻找身边的感动,塑造默默无闻的典型。镇巴县中医院一行人作为第二采访组,来到该院所托管的西片区八个乡镇进行深度采访。

rr001_conew1.jpg

  青水镇距离县城大约51公里,地处高寒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全镇共有9个自然村,贫困户702户1847人,其中因病致贫人员107户418人。4月2日,笔者作为第二采访组的其中一员,一大早就赶赴青水中心卫生院,与镇村相关人员,按照镇巴“2+2+1”模式,深入到部分贫困户家里,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采访调查。

rr002_conew1.jpg

彭清明手术前后对比

  “大爷大妈,你们好!你们身体还好吗?听说彭清明去北京打工了,据说干得还很不错嘛,小孙女现在学习怎样?”笔者一行来到营盘社区贫困户彭清明家,走在最前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县级指导医生、来自县中医院的王运玲对坐在门口的彭父说道。据了解,彭家共有4 口人,彭父彭母,还有儿子彭清明和彭清明的小女儿彭丽。彭清明在三年前因一场意外事故,导致重度颅脑损伤,在汉中市某大医院进行开颅手术。术后虽挽回了生命,但遗留下大面积颅骨缺损,引起长期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劳动。按医学要求应于术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患者亲属经多方打听得知,手术费用大约得2万余元,即使新农合报销,自付费用也得1万余元,加之前期住院手术已经花费8万余元,家里早就债台高筑,一贫如洗,实在无力承担进行颅骨修补术的高额费用。
  彭清明长期忍受头昏、头痛煎熬,也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这也正是他致贫的主要原因。去年6月健康扶贫下乡体检过程中,入户医师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院领导汇报,同时做好彭某工作,给他宣讲健康扶贫的惠民政策。经过多次劝说和精心的术前准备,于6月19日在县中医院由脑外科副主任医师马方亲自主刀,采用目前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成功进行了颅骨修补手术。目前塌陷的颅骨成功修复,外观恢复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头昏、头痛明显缓解。本次住院手术治疗花费25411元,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等报销,自付费用5766.79元。后来鉴于他们家的特殊情况,经过签约医生王运玲等人的多次努力下,县卫计局给他们申请了爱心基金3000元,切实为他们减轻了经济负担。回家后,县、镇、村医务工作者经常为其做家访,上门指导合理用药。目前其记忆力恢复良好,劳动力也慢慢恢复了,于3月份去北京某工地打工。
  “国家政策好哦,他的那个病,能捡回来一条生命就已经很幸运了,中医院马大夫的医疗技术,那真的厉害!没得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来没有听过,还不要说见过能把头脑修补的。而且让我们更没有想到是,住院手术费用能够报销那么多,简直想都不敢想哦,国家政策真的太好了,让你们费心了。来嘛,都在屋里坐。明娃子今年去北京打工。他现在可以挣钱养家了。我们家的日子也该有个盼头了!”彭清明老父亲满怀信心说道。“你们看,这是我们家明娃子前段时间自己做的饭桌,还有梯子。要不是那场事故,他的木工手艺在四里八乡那还是比较出名的,他人老实,干活心细,一年找他做活的人很多。你们看,你们看,这些都是他以前做的。”彭母显得异常激动,拉着我们观赏着儿子的“作品”,言语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