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佛坪箭笆滩的由来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佛坪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佛坪箭笆滩的由来

转载 04-21 10:1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快资讯 作者:汉中生活通 305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许利军 摄

西成高铁佛坪站可以说是个风水不错的地方,它位于袁家庄社区东岳殿村,香火绵延千百年的东王庙就在它东边不远处。东王庙是当地的一种俗称,它正规的称呼是东岳殿,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岳殿基本的形势保存完好,后来因破除迷信和“四旧”而陆续被拆,加上岁月的自然损毁,东岳殿的庙宇便渐渐不复存在。东岳殿老庙前自东向西流淌的河叫东岳沟河,它与椒溪河交汇的地方叫箭笆滩。

从前,人们只称那里叫“jianbatan”,没有人把那三个字写出来。后来,需要在纸上写出那三个字了,却很少有知情人能写得准确么,“jianbatan”到底是哪三个字呢?有人取谐音写成了“殿坝滩”,说是从前东岳殿老庙前有个逢会的大坝子,紧挨那个大坝子的椒溪河滩就叫“殿坝滩”了;也有人写成“箭靶滩”,说是旧社会县保安队常在那边的河滩上练习射箭,故有此称。

那么到底是哪三个字?近些年来,人们作过一些研究,最终通过走访几位耄耋老人弄清楚了根根底底——称“殿坝滩”是很牵强的,因为那里离东岳殿庙址有一段距离,从前东岳殿庙外的坝子并不大,所以,那样称呼那一段河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称“箭靶滩”的可能性也小之又小,因为那里离庙很近,如果在那里练习射箭会惊扰诸神,是大不敬的行为。而称作“箭笆滩”则显得合情合理:椒溪河流到那一段,河水清清浅浅,濑濑有声,人们便在河道上用竹子编织一道篱笆,垒起大大小小的石头,形成堤坝,把水聚起来,留一个水口,在水口上安一个笆篓,也就是古时称作“筌”的东西,鱼顺着急流的河水进入笆篓,笆篓里有倒须,且水流很急,鱼便不会挣出笆篓。

人们常常用此种方法在那里捕鱼,用作拦水篱笆的竹子像箭杆的形状,人们就叫它“箭笆”,那一段河滩自然就被称作“箭笆滩”了。箭笆滩的名字是很美的,箭笆滩让人能想起国画一样的意境,而且能想起捕鱼人的活动,还会联想到“得鱼忘筌”的古语。

作者:黄文庆

来源:佛坪旅游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