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震后十年 | 阳光报:十年砥砺,略阳新生~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略阳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震后十年 | 阳光报:十年砥砺,略阳新生~

转载 2018/05/10 15:12:0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略阳发布 作者:汉中便民网-汉中生活通旗下网站 288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十年前,一场灾难将国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十年后,旧貌换了新颜,感动与爱仍在心间;


回顾往昔,瞩目今朝。十年时间,原本灾后一片狼藉的略阳,如今已重新建设得焕然一新。灾害过后这十年,略阳以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略阳为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略阳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入经济提速、城乡大变、民生改善的新时代。


近日,《阳光报》汉中记者站联合汉中市委宣传部、汉中市委网信办、宁强县委宣传部、略阳县委宣传部推出《纪念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10周年》主题系列报道四《陕西课题的略阳答卷》,共同见证略阳灾区10年来的发展变迁。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略阳,灾害空前,全县因灾遇难10人,受伤住院169人,1306户房屋倒塌、7917户房屋成严重危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11亿元,灾害发生后,在中省市的关怀支持和天津人民的鼎力支援下,略阳全县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如期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恢复重建目标。灾后重建期间,全县规划建设重建项目11类1047个、累计完成投资43.2亿元,群众住房、医院、学校、敬老院、避险场所、地灾治理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为略阳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园区承载、龙头带动、品牌兴农


农业产业上,稳步壮大中药、乌鸡、干果“三支柱”和食用菌、烤烟、茶叶、蔬菜“四区域”农业产业,累计培育龙头企业22户,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18个,略阳乌鸡、杜仲、天麻、猪苓、黄精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7.7亿元,较2008年净增10.5亿元。工业发展上,着力调结构、抓技改、促转型,累计实施略钢技改、略电二期技改等重点工业项目37个、完成投资49.15亿元,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0.01亿元,是2008年的近2倍。旅游三产上,坚持创景区、兴电商、促消费,建成41公里八渡河氐羌民俗生态旅游带,创建了五龙洞AAAA级景区,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亿元。建成农村淘宝3.0模式生态县、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和83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累计发展电商350余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8年的6.15亿元增至2017年的23.05亿元。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51个、完成投资166.4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3个、引资80.7亿元。通过十年的发展,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7.54亿元、是2008年的2.42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5亿元、是2008年的2.88倍;地方财政收入1.28亿元、是2008年的1.41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545元和9485元,较2008年净增17567元和6935元。

以打造“宜居、幸福”新县城为目标,进一步拓展空间


十年来,累计投资21.6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项目84个,新建市政道路28条、城市桥梁8座、各类休闲避险广场11个7.5万平方米,建成八渡河水上景观,实施象山、南山、凤凰山及主城区绿化亮化,完善城区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垃圾收集转运、标准化公厕等市政配套工程,实施东关河滨路市场、旧城中心区拆迁改造以及接官亭、菜子坝等片区开发改建,县城建成区由原来的3.15平方公里拓展到6.59平方公里。同时,举全县之力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抢抓灾后重建、移民搬迁等机遇,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重灾户住房9748户、集中安置点39个4685户,实施陕南移民搬迁5539户,整村搬迁边远高寒村4个,全县城镇化率46.3%,较2008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全县83.5%的农民用上自来水,98%的村完成农电改造,镇镇通油路、98%的村通水泥路,特别是十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速了略阳对外开放、区域经济融合,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坚持公共财政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


十年来,民生领域支出94.3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71.7%。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紧扣“户五条、村七条”脱贫标准,全力推进攻坚行动。2017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2亿元,坚持以产业脱贫核心、长中短项目结合,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产业奖补、技术帮扶并举,带动9300户贫困户增收;加强技能培训、务工奖补、落实公益岗位,累计转移贫困人口就业7855人;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搬迁和危房改造,解决了4750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落实教师接力帮扶,扶志扶学扶贫,无一人因贫辍学;实行贫困户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农村合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健康资金四重保障“一站式”结算,贫困户住院费用报销达到80%以上,实现了贫困人口病有所医。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公共设施建设,完成了一批水电路信、村卫生室、文化场所等基础设施,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扶贫互助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兜底保障及时有效,社会扶贫持续深化,实现1223户4778人脱贫、3个村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08年的47.2%下降到现在的23.1%。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改扩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83所,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实施卫生建设项目189个,建设各类医疗机构21所,全县7所敬老院达到“星级”标准,城乡低保和社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年间累计投资3.35亿元,实施地灾治理、土地整治、矿山环境恢复等项目148个,县域内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排除,建成了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大力实施“丹治”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08.1平方公里,实施天保工程造林1.9万亩、绿化造林5.02万亩、重点区域绿化260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9.54%。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河长制度,县域内断面水质均达二类标准。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项措施”,2017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8天。略阳正以天蓝、地绿、水清的秀美风姿拥抱明天!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