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今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再次向日方提供两只朱鹮用于两国开展合作繁育研究,这不仅有利于继续提高日方朱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也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中新网)
问:据报道,9日,中日两国政府就中国向日本提供一对朱鹮达成协议,并签署备忘录。这是中方时隔11年再次向日本提供朱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朱鹮素有鸟中“东方宝石”之称,深受中日两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中日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共同保护朱鹮,中方先后向日方提供5只朱鹮个体,帮助日方重新建立朱鹮种群,日方通过官方和民间保护项目支持中国朱鹮栖息地保护工作。
此次,中方再次向日方提供两只朱鹮用于两国开展合作繁育研究,这不仅有利于继续提高日方朱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也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扩展阅读】
日本人有多爱朱鹮?(撰文 | 董鑫)
朱鹮的拉丁学名叫做“Nipponia nippon”,直译就是“日本的日本”,以国名命名鸟名,足以看出它与日本的渊源。在19世纪,依靠发现地命名是当时的国际惯例,而作为东方的鸟类,朱鹮从日本走进了西方人的视野,才有了拉丁学名。
朱鹮是与传说中的仙鹤最相像的鸟,在中国也有“吉祥之鸟”的称号。在日本,仙鹤是皇室的一大象征,神似仙鹤的朱鹮。
朱鹮脱落的羽毛则被做成各种武器或仪式用具,比如箭羽,是当时日本贵族的爱物。日本天皇加冕时要用朱鹮的第一根翅羽作为饰品,朱鹮身上的朱红色也被当成日本的“国色”。
此外,在供奉日本天皇始祖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每20年要举行一次“迁宫仪式”,仪式很繁复,其中一项就是给宫中之宝“须我流横刀”的刀柄上缠两枚朱鹮羽毛。羽毛的规格要求长度在5寸以上,宽1寸1分以上,色泽鲜明,左右对称。
日本朱鹮的数量在1868-1900年间急剧减少。二战后,1952年,日本在全国大面积进行调查,仅发现32只朱鹮,分别位于佐渡岛和能登半岛上。1981年1月,日本将境内残存的5只野生朱鹮全部捕捉,带到佐渡岛保护中心饲养,进行“紧急抢救”,但也相继死去,留下都丧失了繁殖能力。2003年,27岁的朱鹮“老太太”阿金死亡,日本血统的朱鹮全部灭绝。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日邦交正常之后,日本便开始就朱鹮向中国提出请求。从最开始请求中国寻找,到后来请求中国赠送,再到后来,对中国朱鹮保护长时间提供资金援助。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