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向略阳徐家坪群众表示问候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略阳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习近平总书记向略阳徐家坪群众表示问候

转载 2018/05/15 15:20:0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汉中日报 作者:汉中便民网-汉中生活通旗下网站 357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嘱托和省委书记胡和平来汉调研指示要求

在“5·12”特大地震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灾区人民,向当年受灾严重的略阳徐家坪群众表示诚挚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得知大家克服困难、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如今收入大幅增加,住进了安全宽敞的新房,用上了水、电和宽带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感到很欣慰。向大家表示诚挚的问候,祝愿乡亲们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稳,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省委书记胡和平5月12日专程赶到徐家坪,向干部群众转达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问候,并主持召开学习座谈会。他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更加自觉地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紧盯追赶超越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大力推进“五新”战略任务,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以全省发展的优异成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厚爱。

消息传来、倍感振奋,殷殷嘱托、牢记心间,巨大鼓舞、砥砺前行。

5月14日,市委书记王建军主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嘱托和省委书记胡和平来汉调研指示要求,研究我市具体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对徐家坪社区群众来信作出重要回复,充分体现了人民领袖对灾区群众的深厚感情,字里行间饱含对灾区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殷切嘱托,这是对汉中改革发展的极大鞭策,对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今年是灾后重建1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各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巨。在此关键时刻,我们得到了总书记的关怀嘱托,十分亲切、倍受鼓舞,对于我们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聚力追赶超越、践行“五个扎实”、落实“五新”战略,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建设“三市”、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政治保障、行动指南。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嘱托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关怀嘱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情感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的崇高情怀,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深情牵挂和对建设美丽家园的殷切期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让乡亲们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稳、日子越过越好,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要把省委书记胡和平的指示要求贯穿到汉中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推动汉中高质量发展、中高速增长,各项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会议要求,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嘱托,倍加努力工作、倍加奋发有为,扭住发展第一要务,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提速、现代服务业提档、全域旅游提质行动,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上求突破。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抢抓汉中高铁时代大开通、大开放机遇,深入实施“四向融入”战略,在培育发展“三大经济”上求突破,以实际成效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要抓好文化生态建设,坚持人文、生态并重,统筹推进文化振兴、生态保护工程。要精准严实推进脱贫攻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号工程,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同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实事,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求突破。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完善“三项机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会议通报了“5·12”汶川地震十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共汉中市委关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嘱托奋力追赶超越建设“三市”的决定》(讨论稿)和《“汉中向您报告——牢记总书记关怀·追赶超越谱新篇”主题宣传方案》。

会上还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做大做强“三大经济”,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追赶超越和“三市”建设目标砥砺奋进。

本报记者 任悦 李弋戈


深怀感恩之心 铭记殷殷嘱托——二论习近平总书记对略阳徐家坪群众的问候

飞鸿传深情,万山无阻。4月19日,一封满含地震灾区41名群众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感恩之情的信笺自秦岭南麓寄出……

千里复佳音,爱比海深。5月12日,收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我市灾区群众的诚挚问候和殷切嘱托,瞬间略阳徐家坪干部群众沉浸在了无比幸福的海洋中……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向略阳徐家坪群众表示关怀问候的喜讯,令386万天汉儿女倍感振奋、欢欣鼓舞。深怀感恩之心,铭记殷殷嘱托,深刻感悟总书记亲民爱民的崇高情怀,牢记总书记对灾区干部群众和灾后重建的深情牵挂,奋力谱写追赶超越建设“三市”新篇章,正汇聚成一种磅礴力量在汉中大地涌动。

十年弹指一挥间。“5·12”特大地震的伤痛渐渐褪去,灾后重建的座座新楼拔地而起,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历久弥新,感恩奋进亦已沉淀融化为汉中灾区人民的特质亮色。

回望10年,不曾忘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天津人民的无私援助下,作为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之一,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统筹规划、恢复重建、科学发展,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又实施多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灾区群众住房、就业、上学、医疗等实际问题,并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推进全域旅游、实施精准脱贫等途径,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受灾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这10年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致富的门路也从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变成种植樱桃、中药材为主……现在我们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9900多元了,比2008年翻了3番。”这是略阳县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高维军代表大家执笔写给习总书记的信中的内容,更是汉中灾后重建的客观真实写照。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灾后重建10年后,当年的废墟已成炊烟袅袅的美丽乡村,曾经裸露的山体早已草木葳蕤绿意盎然,最坚固的是学校、最安全的是医院、最漂亮的是民居,汉中大地旧貌焕新颜。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我们愈加感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愈加为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而自豪,愈加衷心拥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深怀感恩之心,铭记关怀嘱托,躬身笃行实干,汉中人民将在追赶超越建设“三市”征程中书写崭新篇章!

本报评论员


责编 尤文博

审核 李卓文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