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餐桌上的“翡翠”,佛坪神仙豆腐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佛坪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餐桌上的“翡翠”,佛坪神仙豆腐

转载 2018/06/27 15:26:2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佛坪旅游 作者:汉中生活通 355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第一次听人说:神仙豆腐是如何的好吃,制作是如何的神奇,云云。闻言我即心动,觉得一种食品的名字能与神仙联系着,必然不凡,仅听名字就有仙气,有神秘感,有诗意。当时无缘见识“神仙豆腐”,更没口福品味之,却牢记其名了。

很多年之后,国家针对各民族快速消失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县文化馆承担县级普查任务,我参与该项工作,在筛选项目普查的座谈会上,有人提出:神仙豆腐是佛坪民间流传的食品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应该列入普查范围内,加以传承、保护。“神仙豆腐”,我又一次听到让人心动的名字,就心驰神往,极想见识、品味一番。可是,神仙豆腐是季节性食品,制作原料是当地生长的一种树木的叶子,谓之“神仙叶”;另一种是“鸡骨头”树叶,亦可作为原料,只是做成的神仙豆腐的口感稍差一点,不及“神仙叶”所做成的神仙豆腐正宗。两种制作原料,必须要到五月下旬才能采得。只能耐着性子等候,时间一到,我和同事到西岔河镇三教殿村周治富家,调查神仙豆腐的历史源渊、基本内容、制作技艺、传承谱系和濒危状况。

周治富先生是一位退休的科普干部,爱好多,兴趣广,亦喜文学,多年前他找我看其稿件,彼此就认识、熟悉了。说明来意,他欣然向我们介绍起神仙豆腐——神仙豆腐,是佛坪山区特有的一种季节性食品,深受群众喜爱,其制作技艺渊源流长,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神秘色彩。

神仙豆腐制作技艺,起源于何时,史无记载。据当地民间传说,早在神农氏尝百草时,因其腹内饥饿,偶然发现一种树叶可以制成豆腐状的食品,认为是神仙所赐的救饥食物,就称该种树叶为“神仙叶”,制成的食品叫做“神仙豆腐”。神农氏将辩识此种树叶及制作技法,广传与佛坪百姓。每当战乱或饥谨年份,佛坪百姓纷纷进山采集此种树叶,制成食品,用其充饥救命。此技法流传到清代,佛坪百姓配制调料,使“神仙豆腐”成为当地有名的风味小吃,一直流传下来,如今已成为山区夏秋季节款待贵宾的一种美食了。

周先生介绍了神仙豆腐的历史源渊,提上竹篮,带我们到他家房屋左边的菜地里,采摘他从山上移植成活的“神仙叶”,为制作神仙豆腐准备原料。“神仙叶”是藤蔓状灌木生长的树叶,叶子心形,对称互生,叶脉凸显,老叶深绿,嫩叶淡绿及至鹅黄色。我们一边采摘老叶,一边询问“神仙叶”的野生状况。周先生说,“神仙叶”树,多生长于高山荫湿地带,零星分布,不易发现,亦不易采摘,此即神仙豆腐稀少的原因。鉴于此,他特意从山上挖掘了两株“神仙叶”树,带回家栽植,精心呵护,竟然成活了。他运用自己的园艺知识,作压条、扦插繁殖试验,最终扦插繁殖成功,可以批量繁殖“神仙叶”树的种苗,解决神仙豆腐制作原料短缺的问题,发展前景较为广阔。说话间,我们已采摘了一竹篮树叶,周先生说够了,能制作好几盆神仙豆腐呢。

返回家里,周先生叫老伴烧水,他开始翻捡树叶中的杂物,用清水浸泡、翻洗干净,将叶子装在两只木桶里。趁水还没烧开的间隙,周先生告诫我们,神仙豆腐很神奇,制作时有禁忌:不能说话,不能胡思乱想,只能集中精力,心想一定能够做成豆腐。否则,定是做不成豆腐的。水烧开了,我们屏气凝神,观看周先生和大娘的操作。周先生将定量的沸水倒进一只木桶里,大娘立即用擀面杖顺时针搅动树叶,一会儿树叶就变成浓绿色的液体。接着,大娘麻利地取出一个大铝盆,将“井”字型木架放于盆上,又拿一个铝笆放在木架上,铺上一块纱布,周先生双手捏提住纱布四角呈作袋状,大娘提桶将浓绿色的液体倒入袋状纱布内,周先生握住纱布口,用力揉搓压榨,过滤液体里的筋脉叶渣,浓绿色的汁液流进大铝盆里。大娘将铝盆里的汁液舀出来,兑入煮沸的加有草木灰的开水中,边兑汁液边搅匀,使其变成稀糊状,最后倒入几个盆里,深度约有十公分,待其冷却凝固后,即成淡绿色的“神仙豆腐”。做完一只木桶里的原料,周先生和大娘又做另一只木桶里的原料,重复一遍先前的操作流程,又做出几盆神仙豆腐。

我惊讶神仙豆腐的神奇变幻,更惊异神仙豆腐的产量之高,一竹篮树叶,竟然做出了好多的神仙豆腐。我说做的太多了,吃不完咋办?周先生笑着说,神仙豆腐俏得很,拿到县城出售,一斤卖四块多钱,轰抢一空,好多家餐馆要预定供应,限于人力他没敢应承。大娘将冷却凝固的神仙豆腐用刀切成条状,调配了佐料汤汁,请我和同事品尝。实话实说,神仙豆腐品质极好,色香味俱佳,入口爽滑,唇齿留香,食之即沾自然灵气和仙气,确非凡品。遂想到,若是在农村推广周先生的“神仙叶”树的扦插繁殖技术,大面积种植“神仙叶”树,广大农户都能够制作神仙豆腐,使其成为一项致富产业,走出农家小院,走出深山,走向广阔的市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其文化和经济价值,并在产业发展中传承、保护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之发扬光大,延续下去。

(附注:2011年6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佛坪神仙豆腐制作技艺》列入其中,为佛坪第一个省级保护项目。)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