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留坝县磨坪村的香菇大棚,这几天吸引了各地的销售商,前来高价收购夏菇。
8月20日,笔者走进种植基地,一字排开的大棚一眼望不到边。室外温度接近35℃,大棚内却有丝丝凉意。与常见的大棚不同,这些大棚顶上覆盖着2层遮阳膜和2层塑料膜,并安装有自动喷淋装置,可以调节棚内温度、湿度。
看着一朵朵水灵的香菇,贫困户崔红荣说:“种了20多年香菇,还没见过夏菇形状这么好、产量这么高的。”老崔说,村上有种香菇的传统,但一般都集中在秋冬季节,夏季因为温度较高,菌菇成活率低。
如今,在留坝县各个食用菌基地里,随处可见收购夏菇的外地客商。去年,留坝县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将食用菌产业定为全县脱贫致富长期产业后,政策奖补、技术指导、健全产业链条……一项项政策落地,一场轰轰烈烈的依托食用菌产业致富的行动,也在留坝开了花。
因地制宜寻“出路”
留坝县地处秦岭深处,是国定贫困县。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传统种植业发展滞后;没有产业支撑,当地近1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和增收渠道。
“我们一直考虑如何找一个政府可扶持、农民可参与且能长期发展的产业。”留坝县县委书记许秋雯说通过外出考察、走农户访客商,发现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品牌优势,食用菌都是见效快、风险小的富民产业。
说干就干。落实食用菌发展奖补政策,利用春节期间号召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依托村扶贫社将能人大户、普通群众、贫困户扭成一股绳发展食用菌……留坝群众集结成“军队”,攻坚食用菌富民产业。
“今年生产代料香菇200万筒,其中自建示范基地100万筒,为617家农户托管100万筒。”留坝惠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学标说,公司2017年5月份落户江口镇,主要是看中这里的地形好、温差大、气候好,适合夏菇生产,产品卖得出好价钱。
2015年留坝县依托香菇柄短肉厚,菇形圆润,半球形或铜锣形,菇体坚实有弹性,营养丰富等产品优势,拿回“留坝香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为开发利用地标产品设计了整套体系。
经过不断地持续实践改正,最终确定:政府拿地标认证、做品牌;扶贫互助合作社组织群众生产、抓质量;大宗型农产品销售平台跑订单、拓销路。
随着食用菌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留坝县食用菌产业也初具规模。截至目前,留坝县累计建成食用菌产业基地52个、大棚1503 个,新发展代料香菇800万袋、椴木香菇1.53万架,吸纳全县2712户农户、1555户贫困户参与发展食用菌产业,预计产值达600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稳定增收5000元。
革新思想获丰收
以前村上没有种植过食用菌,发展初期大多数村民说:肯定是白费力,一直在留侯镇闸口石村食用菌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杨贵全说“起初自己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看好这个产业,可现在认定这个产业能带领大家致富!”
杨贵全观念的转变要得益于食用菌生产技术要领的引进。凌晨5点进入大棚采摘香菇,温差在10°,力度适中的碰撞未出菇的菌筒,只要有一点小菇丁就要破袋……发展了10多年食用菌的磨坪村扶贫社理事长杨林禄说:以前不知道这些诀窍,香菇就算长出来也是菇形不好,或者发霉,现在我们采摘10框香菇,只有1到2斤次品菇。
为确保食用菌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长期产业,留坝县出台三重技术保障+保险的惠民政策,确保菇农获得最大效益。三重技术保障即:县农技中心组织技术服务队,拉网式对全县各村菇农开展食用菌养殖技术实地培训课;大型菌筒公司免费提供食用菌养殖技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6名食用菌技术养殖人员,驻扎各镇全天候、点对点开展食用菌技术指导。尽管今年出现持续降雨灾害性天气,但全县食用菌成活率高达96%。特别是,随着气温升高,其它县区各个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面临不出菇现象时,留坝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夏菇长势喜人。
严格执行技术员的种植要求,香菇真能致富。对此,留侯镇月九村扶贫社理事长向忠礼深有感触:以前怕香菇长小了、重量低,销售时吃亏,没想到开盘后的香菇虽然大,但只能卖到1、2块,未开盘的香菇10元每斤,两者一对比,销售未开盘的香菇更占优势。
为实现菇农利益最大化,各镇村技术员严格按照最先进的技术要领,点对点进行技术指导,举例子、作比较要求菇农按要求种植采摘,分等级、价次销售香菇。
“我们在采摘过程中,就将香菇按不同规格分装好了,省时省力,还能卖上好价钱”马道镇菇农李正银一边手脚不停的忙着采菇,一边说:改变传统观念,香菇收益更高!
喜获丰收提士气
准备资金、买菌料、写申请……马道镇沙坝村贫困户贾俊明,最近又忙活起来了——夏菇相继出售了,又开始谋划着来年的食用菌了。
“以前一年忙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钱,现在发展食用菌,收入翻了翻!”贫困户贾俊明说,自己连续种植食用菌2年了,每年至少收益3万元。
贾俊明,一家5口人,有两个上学的女儿和一个常年有病的老母亲。本来家庭负担就重,谁知2015年夏季妻子又患了癌症,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一贫如洗。
但老贾是个勤快人,除了种植食用菌外,养鸡、养蜂、当护林员、在扶贫社务工一样没落下。经过几年的努力,2017年老贾一家,不仅人均纯收入达到9730余元,还住进了100平米的新房子。老贾说:脱贫不仅要人勤快,还要有可以长期发展的产业,食用菌就是个能致富的好产业!
将农产品转化成商品,变成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是留坝县实施脱贫攻坚的初衷。对此,县委书记许秋雯深有感触:攻坚拔寨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脱贫才有底气、有硬气。
为了助力农产品变成卖贵卖优的农产品,县上除了拿品牌、抓质量外,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先后引进社员网、菜菜网等大宗型农产品销售平台,让小农户直接对接市场。“以前产品卖多钱都是小商贩说了算,我们农产品根本卖不上价,现在没有了中间商我们的售价立刻提高了”磨坪村扶贫社理事长杨林禄说。
此外,留坝县创新推出了“政府支持+融资支农+保险保障”的金融扶贫模式,与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首期签约合作支农融资金额2亿元,合作期为5年。按照“政府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融资+保险风险保障”的运行模式,为当地贫困人口脱贫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去年,为全县小微企业支农融资3年期700万元,今年前两季度实现融资1300万元,计划全年融资达到5000万元。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