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汉中精神是什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汉台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汉中精神是什么?

转载 许丹2019/04/02 16:52:4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汉中便民网 作者:汉中便民网 3308 阅读 0 评论 11 点赞

       

             什么是汉中精神?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

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

不忘过去,才能更好的前行。作为“汉祖之源、汉人老家”的汉中历史源远流长,精神宝藏瑰丽夺目,时值清明即将来临,今天,和汉家妹子一起回溯时间长河,追忆汉中先祖,共同感受坚韧不拔、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担当奉献的汉中精神。


1


坚韧不拔的栈道精神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



《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川陕之间的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2000年的蚀毁,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古代的蜀道中,90%的主体在汉中境内。主要有:子午道、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党骆道、陈仓道、连云道、祁山道、荔枝道。

位于褒斜道南口的石门隧道,是我国最早的人工隧道,工程艰巨,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古栈道是汉中先祖克服蜀道之难的创举之一,是实现秦巴坦荡通途梦想的精神象征,彰显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2


敢为人先的张骞精神

历史选择汉中郡张骞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张骞跋涉的长途中,自然的大气象大景观和他人生的大气象大景观遇合对应。

十余年持节不变,坚韧、忠诚;在异乡顽强生存,他有入乡随俗的生存智慧;带去东方物产、带回西域物种,他实现了生命交流、文化交流。

他走了最远的路、走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彰显着敢为人先的精神。

3

勇于创新的蔡伦精神



史书有云“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寥寥数语定格了蔡伦造纸这一伟大发明。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带领工匠们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材料,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汉和帝,得到皇帝赞赏,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后期,蔡伦被封为“龙亭侯“, 长眠于汉中洋县,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发明的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如今,汉中洋县的蔡伦墓古木掩映,游人不绝,勇于创新的蔡伦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



4

担当奉献的诸葛亮精神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隔千年,依然能从《出师表》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诸葛亮忧君忧国的情怀。



躬耕陇亩却胸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才,功勋卓著却不居功自傲,用一生践行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除了在**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突出贡献外,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取得“粮谷甚众”的显著成效,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诸葛亮逝后,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汉中勉县武侯祠作为始建时间最早的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诸葛亮的奉献精神为后世传颂发扬。




以古照今,

鉴往知来。

秉承历史的精神财富,

为建设“三市”汇聚能量,

为家乡汉中加油!


 

来源:书籍、网络综合整理


点击上图进入便民网免费发布信息

推荐阅读

商家|汉中租车平台,让你用车省心

⊙  市场|汉中新零售新玩法!为什么要转型做小程序?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