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我有个亲戚,他家10岁的孩子在家里背着家长玩游戏,结果就在12月15日到24日之内给游戏公司先后充值累计达壹万参仟余元,这家娃借着手机做功课的名义,向其母亲要手机后,单独在房间使用。是在玩游戏还是在学习,家长对此也完全不知情。
图源网络
直到有一天,孩子回家带了一些东西,才让家长警觉。孩子没有零花钱,怎么会买东西呢?她将此事反映给远在西安打工的娃父亲。娃父亲通过网络一查,才发现自己打工返给家里卡上的钱已经没有了。
总共近1.5万元,其中网购消费2000余元,其余全部被其用于游戏充值。家长知晓后,非常生气,但事情已经发生,总不能对孩子打骂一通吧,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
随后家长联系了游戏公司,要求退款,但游戏公司要求提供孩子充值当时的监控视频。
因为该孩子未满16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在游戏内进行大额充值的消费能力。
图源网络
但是孩子充值的时候是在家里卧室进行的,当时家长在客厅或者在做饭,卧室也不可能装监控视频,所以无法提供公司要求的证据。我想问问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这件事情是否有其他的解决途径?
法律人士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一、游戏公司的要求不合理,可以通过向网络监管部门投诉和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合同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除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外,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才有效。”
二、证据清单:
1,法定监护人(父母)身份信息或身份证复印件;
2,户口本复印件;
3,具体充值的银行流水或支付宝、微信转帐记录;
4,未经父母同意孩子擅自充值打游戏的证据(书证、证人证言等);
5,具体打游戏的名称或截图及游戏记录;
6,报警或举报、投诉记录;
7,充值银行卡持卡主体的银行证明;
8,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完
文章来源:洋州鹮乡
广告合作:0916-2532400
网站客服(微信):hanzhongsht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找房子、找工作、找拼车、找二手、找对象...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