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骄傲!汉中1人入围“中国好人榜”
转载
许丹于 2021/02/05 23:41:5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汉中发布
649 阅读
0 评论
9 点赞
![]()
2021年2月“中国好人榜”点赞评议活动开始啦!请为汉中市候选人王显明点赞!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2021年2月网络点赞评议已经开始,我市诚实守信好人王显明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
欢迎广大网友为王显明点赞,登录活动专题页面进行留言评议。1、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中国文明网官方点赞平台。
2、根据下方图片所示,点击“省份”,选择“陕西”。
3、选择候选人点击“加入”,然后再点击右下角“点赞”。
4、进入点赞页面后点击“点赞评议”,即“点赞成功”。
↓↓↓
王显明,男,1969年11月生,汉中市镇巴县永乐镇新时村农民。
近些年,关于“守墓人”的新闻屡见不鲜,作为“守墓人”,他们是孤独的守望者,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守护陵墓,花费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是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是一辈,是世世代代。守墓人对英烈的陪伴比逝者的亲人更长久;他们守护的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很多人,他们可能连烈士的姓名都无从知晓,但他们知道坚守岗位是自己的职责。
今年50岁的王显明,从爷爷王文章算起,一家三代人看护镇巴县永乐镇天池寺安葬红军烈士的小山丘已经82年了。1976年,王文章逝世前对儿孙说:“孩子,你们一定要把红军墓看管好,红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1992年,王显明见父亲年事已高,便从父亲手中接过看护红军墓的“接力棒”。
要守护好这片近40亩的山岗并不容易。大巴山林子里药材丰富。这片有红军墓的林子也成了不知情群众采摘野生天麻、猪苓等野生药材及放牧的场所,王显明担心采药和放牧会损坏烈士们的坟墓,对前来挖药的人一边抢锄头,一边给他们讲道理:“牛羊容易踏坏坟地,你们这样做是对死去红军烈士的不尊重”。一次,王显明驱赶几头正在墓地吃草的黄牛,牛的主人气势汹汹地大吼:“你在干什么,这里面只是几个坟包而已,你管这些闲事做什么?”刚一理论,王显明的鼻子就重重地挨了一拳。由于林权下户时这个山丘并不属于王显明所有,让他的看护极为不便,后来他几经周折用自家的用材林换来了这片木竹、荆棘和杂草丛生的小山丘。久而久之,附近群众了解到这段历史,理解了王显明的做法。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是红军烈士长眠的墓地,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建起了两座石碑和十几个木碑,每到春夏季节,这片林子灌木丛生,杂草疯长,即使是农忙季节,王显明都要不顾劳累前去清理,二十几年来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把柴刀、被荆棘挂破了多少件衣服、手上磨起了多少血泡,每逢大雨,他顾不上自家土房的排水沟,总是披着蓑衣冲进雨里就去墓地挖沟排水,生怕烈士墓被山洪损毁,更让他犯难的是,眼看着有些坟墓在常年的风吹雨打中逐渐变形,想立新的坟头又担心影响后来相关部门难以考证。近年来,通村公路修上了这山顶,红军墓地逐渐被当地政府和社会知晓并引起了重视,前来考察和瞻仰的人多了起来,为了让大家方便进出,他又请亲朋邻居帮忙挖出了几条供行人祭拜的羊肠小道。
王显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他用高尚的执着为信仰坚守,用生命守望着生命的宁静,守望着我们民族的魂和根,当抛洒热血的英雄远去,化作烈士陵园那永不磨灭的灵位时,当我们缅怀先烈,歌颂他们为祖国和平人民幸福作出的牺牲时,也要记住在英灵背后那个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更多本地新鲜资讯,请关注↑↑↑
汉中发布微信公众号由汉中日报社运营
审核:阮涛 徐康清 责编:孙崇政
来源:文明汉中
编辑:任悦 王玉恒 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