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7月11日—13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交流会在山东省荣成市召开,中央组织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各省(区、市)代表、高校专家代表参加会议。汉中市留坝县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了“构建五大体系,助推乡村振兴”的交流发言。
会上,留坝县委副书记卢华刚从构建村级新型组织体系、“四位一体”产业发展体系、“两会一规一屋”道德实践体系、“三个一”法治保障体系、全民参与的自治工作体系五个方面介绍了留坝县对乡村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高娟对交流发言进行了点评,对留坝县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
近年来,留坝县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解决农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着力构建“五大治理体系”,以高效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创新建立村级“3+1”组织架构,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一肩挑,创新“两正一副一文书”的新型村级组织设置,专设监委会主任,作为村上主要领导,同时兼任道德建设委员会、综治中心主任,与村支部书记同工同酬。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3+1”组织体系形成“一盘棋”,统筹协调、融合共治,实现了“有组织管事、有专人干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三力”大幅提升。
建立了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村扶贫社组织承接、小农户生产、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精心编制产业规划,确定了“四养一林一旅游”(养猪、养鸡、养蜂、养菌,林下经济,旅游产业)“长中短”结合的主导产业,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组成专业服务队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龙头企业带动,跑市场、拿订单、搞加工,村扶贫社承接,聚资源、建基地、抓生产,农户作为个体单元,只需按照订单生产,定期交付农产品,就可获得稳定收益。这种订单生产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农户“零风险”生产,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问题。
构建以践行“村规民约”为主题的“两会一规一屋(道德评议委员会、院坝说事会,村规民约,德美屋)”道德实践体系。制定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了村民认可、通俗易懂好操作的村规民约,成立由党员、乡贤组成的“道德评议委员会”,在“院坝说事会”上全体村民商议重大事项的议事制度,道德评议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院坝说事会,对村民执行村规民约及日常表现进行民主评议赋分,好人好事积正分上红榜,不良表现积负分上黑榜,并将所有村民纳入“德美屋”道德积分管理体系。
构建“三个一”法治保障体系。整合县级部门执法力量,在镇办设置综合执法管理办公室,组建综合执法队伍,由镇办统一指挥调度,梳理涉农行政执法事项1887项,将728项行政执法事项下放镇办,制订执法权限清单,构建了县镇权责统一、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厘清村级15项具体政策法规,制订权责清单,作为村级组织和干部依法办事的行为规范。推行“院坝说法”,“一村一律师”,“最多访一次”,“一网统管”,实现了社会治理无死角、服务群众无缝隙、治安防控无盲点。
从完善议事决事规则、建强监督机构、拓展监督途径等方面,建立以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自治工作体系。梳理村级4大类13项重点权力,以清单形式明确决策程序和监督方式,明确村监委会工作职责,建立村监委会工作经费由村集体积累预算列支制度,让村监委会有职有权、有钱办事。利用留坝惠民资金网掌上平台,及时发布惠民资金落实情况。推行“重大事项院坝里议、政策疑惑微信上答、权力运行全程晒”,搭建起集村务公开、政策宣传、诉求表达、民意收集、日常监督于一体的群众民主监督网络,激发了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来源:汉中乡村振兴)
责编:陈炜
编辑:王涵
审核:彭健 杨柳
总监制:程建军
平台投稿邮箱:2199450967@qq.com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