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你还在苦恼假期去哪里?做什么?
你还不知道什么是“返家乡”社会实践?
这一次,我们诚挚邀约
2023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
就在你的家乡!
在你记忆中最熟稔的地方!
“政务实践、乡村振兴、
公益服务、社区服务、
兼职锻炼、文化宣传”
一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践岗位
和特色实践团体活动已经就位!
归来吧!少年!
来一场和家乡的“实践”重逢
用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
留下最珍贵的青春纪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汉中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鼓励引导汉中籍团员青年主动融入家乡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在服务家乡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有效补充我市市直机关及中省驻汉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青年工作力量,充分彰显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共青团汉中市委在全市范围内长期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每年分暑假、寒假两期,现面向市直机关及中省驻汉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征集大学生“返家乡”暑假社会实践岗位。
注:各县区岗位征集和参与方式请关注各团县区委微信公众号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时长至少1个月,如有特殊需要的由本人申请,经用人单位同意,可适当延长或缩短。社会实践期满后,用人单位需向团市委反馈社会实践大学生工作表现,并由用人单位和团市委共同为其出具社会实践证明。有需求的单位请填写《大学生“返家乡”暑假社会实践岗位征集表》(扫描二维码下载),并于6月15日(星期四)18:00前将征集表电子版及签字盖章扫描件发送至团市委基层部邮箱jcb2626656@163.com,团市委将按照“双向选择,合理调配”的原则,为相关申请单位选派优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联系电话:2626042
大学生“返家乡”暑假社会实践岗位征集表
(扫码下载)
汉中籍全日制大学生。
政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吃苦耐劳,服从管理,身心健康。
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中共党员、预备党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青年志愿者优先列入招募对象。
家庭居住地在汉中中心城区(汉台区和大河坎)。
拟定于7月初—8月下旬,实践时长不少于一个月,具体时间由实习生本人和见习单位商定。
紧紧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的阐释,通过学生家乡为纽带,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作为社会实践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引领青年学子通过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宏伟成就,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
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春驿站(青年之家)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帮扶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镇(街道)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参与家乡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创意营销、电商推广等活动。
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镇(街道)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青春行动,在社区青春行动的各实施社区安排不少于10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镇(街道)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团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机关公文类写作技能比赛、返乡实践故事征文等活动。
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按以下步骤
即可申请报名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