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78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矣!”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全市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78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矣!”

转载 许丹2023/08/15 17:45:2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文明汉中 8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记忆,在血泪洗礼中永恒

精神,在今昔交替间闪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

日本,无条件投降


那一天

《大公报》头版用特大字号报道:

“日本投降矣!”

力透纸背



烽火岁月,家国难安

这些饱含血与泪的数字

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

自此

中华民族开启了长达14的浴血奋战


从1931年到1945年

中国一半国士被日寇践踏

930余城市被侵占


资料图: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中

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

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


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

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

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30万同胞惨遭杀戮


日军侵华期间

20多万中国妇女被强征为“慰安妇”

她们受尽折磨

有人遭虐而死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

公然违反国际法

大肆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

有准确记载的战例就达2000多次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

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128万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


资料图: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正式投降


山河飘摇,同胞蒙难

这些英雄儿女

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

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她给儿子写下遗书: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图片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狼牙山五壮士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

葛振林、宋学义

为转移群众和掩护主力部队

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

打完最后一颗子弹

砸碎从敌人手中抢来的枪

毅然跳崖就义


8月15日,市民前往位于北京丰台区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中国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图为狼牙山五壮士雕塑。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抗日名将吉鸿昌率部奋勇杀敌

后被特务偷袭受伤,并遭逮捕

临刑前,他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

最后壮烈牺牲

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并剖腹检验

发现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抗日将领张自忠曾参加徐州会战等战役

1940年与日军作战时不幸牺牲

他曾写下鼓舞士气的抗战书信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

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山河破碎

向死而生

四万万人团结一心

14年抵抗侵略不屈不挠


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

以与子同袍、以身殉国的永恒气节

抛头颅洒热血

才带领我们的民族走出国难


2022年8月15日,市民前往位于北京丰台区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中国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图为日本投降书。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沉沦于仇恨是无益的

但遗忘更不应当

对残酷战争的铭记

才会时刻催生守护和平的力量


今天,无论你身在何处

请向所有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而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


2022年8月15日,市民前往位于北京丰台区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中国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经历过战争的中国

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

更懂得自强的意义


而今

山河重振,物阜民丰

当知来之不易

珍重、珍惜!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