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8㎡书店3万册藏书!汉中把书店变成“城市客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全市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8㎡书店3万册藏书!汉中把书店变成“城市客厅”→

转载 许丹2025/04/28 09:29:0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汉中日报 1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在城市的文化版图中,图书馆与实体书店是重要的文化阵地,是推动全民阅读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在数字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人们阅读习惯日渐改变、网络电商不断抢占图书零售市场,实体书店的运营面临巨大挑战。

  在“世界读书日”前后,我市部分图书馆、书店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借此契机,记者走访发现,有的书店坚守本色,也有的悄然转型,如今的它们,早已突破传统图书卖场的物理边界,蜕变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文化会客厅”,用多元业态与创新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坚守老阵地 寻找“最自己”的生长姿态

  4月23日,汉台区丁字街转角处,春风裹挟着花香穿过旧书店栗色木门。室内,成摞的书籍似乎要将人吞没。偶尔有书友怀揣期待,为寻找记忆中那本心心念念的书而来,更多时候,旧书店与小巷一同沉浸在静谧之中,无声诉说着岁月故事。

图片

▲ 汉台区丁字街旧书店变身网红打卡点。  李佩蓉 摄

  旧书店的面积仅有8平方米,却被三个书架塞得满满当当,地上也堆满书籍。抬眼望去,天花板、窗边都用绳子夹着孤本、珍品,一本英文版三打白骨精漫画被透明塑料纸精心包裹挂在显眼处。唯一空着的墙上挂着孔子石刻像。踏入店内,仿佛置身于书的“巨胃”,连过道都被书籍占据,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书籍按文、史、哲、古籍善本、红色经典读物、汉中风物历史等分类,然而若想找书,还得依靠店主。

  年过60的店主张先生不愿向记者透露他的全名,只说书友们戏称他为“书王”。“这间店里有一万本书,对面的书库里还有两万本。大部分我都读过,不然无法向顾客介绍。”丁字街是张先生出生、成长的地方,24年前,他从本地几家倒闭的国有企业图书馆里淘来了一批书,租下邻居的房子开了这个书店。

  “读书、淘书、和书友交流书是非常有趣的事。不同于全新出售的书籍,在一本二手书中,不仅有纸质书的芳香,还可能会看到前任读者对作品的思考”。张先生说,二手书不仅较市面上的新书更便宜,里面的手写文字是一种跳动的美丽,跳动在人与书、人与人之间,编织着特有的互动关系网。

  24年来,旧书店就没挪过窝,主打二手书的定位也从未改变。24年间,旧书店也并未像很多人担心那样靠情怀硬撑,相反,现在知道书店,来购书的顾客越来越多。“现在书店有固定的客户群,通过口口相传,一年也能增加二三十个顾客。这里房租便宜,只要不亏本就行了。”张先生说。

  经营24年,张先生本人成为了旧书店的核心竞争力。凭借对历史的熟悉和丰富藏书,他成为顾客与书之间的桥梁,精准地为顾客推荐书籍,“在书堆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和顾客聊几句,我就知道他适合读什么书。”如今,许多市面上难寻的书都能在这家旧书店找到,“找不到书就找书王”的说法在书友间广为流传。

  由于书店地处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风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它还被不少博主推荐为汉中宝藏旅游地。

  “这几年,这条冷清的街道突然热闹起来,每天都有年轻人来书店打卡拍照。”面对这一变化,张先生十分包容,还会热情地向游客介绍汉中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他说:“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老书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着最真实的记忆。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来这里感受文化气息,也希望这间旧书店成为宣传汉中的新窗口。”



打开新空间 重塑传统书店的悦读想象力

  “书店还能活多久?”

  当这个疑问在电子阅读时代不断被提起时,我市几家新兴书店正用全新的方式作答——它们早已悄悄撕掉“卖书场所”的标签,成为人们可以安放身心的精神家园。

  走进如是·樊登书店,咖啡与书香交织的空间里,一场有关生活美学的实践正在悄然展开。

  主理人郑开心用了11年的时间,将这里从单一的阅读场所逐步升级为集阅读、咖啡、茶艺、音乐、自习、沙龙、花艺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

  从书出发,但绝不止步于书。

  每周日下午2点准时开展的“有画”艺术沙龙已成为书店的标志性活动。

  在长条画桌上,洁白的画纸整齐铺开,水彩、彩铅、炭笔等绘画工具有序摆放。参与者或临摹梵高充满生命力的向日葵,或再现莫奈笔下柔和的黄昏光影。

  “我们珍视每一幅作品。”郑开心表示,“所有完成的作品都会在书店的展示区进行为期一周的陈列。”据她介绍,像这类艺术活动、沙龙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超过1000场。

  当画笔与书页在沙龙中相遇时,文字的力量也在另一个角落静静绽放。近日,书店举办了“女性成长沙龙”,20余位女性围坐成圈,在书籍中汲取力量,在文字中照见自我。

  这种成长不只属于成年人——孩子们也在游戏中探索成长的密码。

  “他现在遇到同学矛盾会主动想办法,不再只会躲着哭了。”陪孩子参加书店沙盘模拟活动的母亲感谢道,三期的角色扮演训练,让孩子学会了用沟通代替逃避。

  从书架到生活,这里正把书中的智慧变成成长的养分。

图片

▲ 大华书店一角。李扬 摄

  同样坚持创新的还有南郑区的大华书店,它正以“社区文化客厅”的定位焕发新生。这家开放式书店通过多元空间与特色服务,将书香浸润到周边龙岗中学、华燕中学等校园及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每逢周末,这里便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阅读乐园”——书架间穿梭着翻阅绘本的小身影,教辅区传来手工活动的欢声笑语。

图片

▲南郑区大华书店举办丰富活动,吸引读者参与。(受访者供图)

  “如今孩子会主动要求到书店看书了,甚至与小伙伴相约共读绘本。这种自发的阅读兴趣很难得。”一位孩子母亲表示。

  “我们想做的是触手可及的文化供给。”店长黄晶晶指着墙上贴满活动海报的公告栏介绍道。从“抗挫勇气”故事绘本分享会到“书香扇韵阅享端午”画扇活动,从DIY手工干花书签到为贫困学子特设的“勤工俭学岗”,这家书店正以每月近6场活动的频率,构建着独特的社区书店文化生态。

图片

▲ 大华书店利用独特的装修风格吸引读者。李扬 摄

  如今,书店绝不仅仅是销售图书,而是引领生活的一种新兴方式,能让书墨香与咖啡味交织、阅读与交流共存。从精心选品的图书到特色主题活动,新兴书店始终在探索如何用温暖的书香,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层渴望。



借助多媒体 在数字浪潮中化身文化磁场

  每逢周末,位于汉台区莲花池公园内的汉台区图书馆借阅区总是座无虚席,“最近迷上了心理学,特意来系统性地学习一下。”市民王先生扶了下眼镜说道,虽然生活中“读屏”越来越多,但亲手捧起书本的感觉更能让人静下心来,他基本每个周末都会来图书馆“泡一泡”。

  这座建在明代瑞王府花园遗址之上、承载着68年历史的汉台区图书馆,正在数字浪潮中化身文化磁场,以“老空间+新玩法”的智慧让传统阅读焕发新生。

  “我们每年在充分听取读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从设施、服务、细节等各方面为读者提供周到体贴的服务。”该图书馆馆长朱鹏飞介绍,2023年他们将一楼图书期刊外借部原有的隔墙砸掉,添置了沙发、绿植,在临窗位置布置了超星影音一体机和阅读桌,更换了照明设施,打造了更加温馨舒适的开放式阅读空间。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增大,对文化服务的效率和水准也有更高要求。基于此,该馆对二楼原电子阅览室空间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了全市首家数字体验馆,内设墨水屏阅读器、云图有声听书椅、历史文化名人数据库触摸一体机等新型阅读设备。在共享省馆数字资源、馆内自建数据库的同时,购买了超星读书、博看书苑等20余家数字资源共计150.11TB,并开发APP客户端、小程序软件,开通微博、微信、抖音、喜马拉雅等账号,让知识服务以更普惠、更智慧的方式触达公众。

  “没想到故纸堆里也能发出新声。”当老读者陈新明第一次欣赏到《诚一堂琴谱》古琴音乐会时,直呼“神奇”。古籍活化工程是传统空间破圈的利器。汉台区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2.1万册,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诚一堂琴谱》是其中一部。去年该馆邀请汉台区古琴协会专家对《诚一堂琴谱》中的曲目进行了打谱复原,让古籍随乐而动,有效提升了古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该馆还不断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让静态空间流动起来。结合全民读书月以及春节、端午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读书分享、绘本阅读、朗诵会、展览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形成了“汉图讲坛”“汉台区朗诵大赛”“木兰妈妈讲故事”“书香润校园 名家伴成长”等活动品牌,与广大读者共同开启一场场兼具深度与创意的书香盛宴。

图片

▲ 4月23日,汉台区图书馆在汉中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舒家营学校举办了“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孩子们在流动图书车前阅读故事书。  陈煜 摄

  “读者意见是我们优化空间服务效能的指南针”。朱鹏飞说。他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读者建议:2020年读者留言“中午闭馆不便借还图书”催生了全市首个图书馆午间延时服务;2022年推出了全市首款“云图书馆”服务平台——“汉台云图书馆”APP;2023年完成汉中历史文化名人数据库(二期)项目;2024年孩子们在沉浸式互动文学剧本杀活动中体验文学经典……

  从2016年的“‘互联网+’你看书我买单”到2021年的“汉图有书任你借·邮政一元替你还”,再到即将上线服务的“汉图邮我借”,搭乘互联网和物流服务,这座老馆一直在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

  “今年我们还打算给辖区各镇(街)配备自助图书馆,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朱鹏飞说,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图书馆,让书香更多地融入大众生活。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