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汉中曾经居然叫“沔海”,你知道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全市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汉中曾经居然叫“沔海”,你知道吗?

转载 2018/02/09 14:54:2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搜狐网 作者:汉中生活通 3869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我们脚下的大地,居然曾经叫“沔海”,真是沧海桑田!沔海,一个汉中人不得不知的古地名。在此辑文两篇,以飨读者。

傅广典说“沔海”

汉江是中华大地上一条年岁最高的河流。两亿年前,秦岭以北是关中海,大巴山以南是巴蜀海,两海两山之间是武都海和沔海。

汉江由齐寿山流出后,进入武都海,再过山谷进入东西狭长的沔海。由沔海流出之后,进入大致为今天的河道。到了1.4亿年前,武都海萎缩,沔海则完全消失,汉中地域从沔海下升起,汉水沿着萎缩的武都海南边的旧海床流出后,径直向南,在今天的阳平关拐向东流,进入干涸的沔海旧海床(今天的汉中地域)择势而流。地质界有汉江比黄河和长江年长数亿岁之说。

长江曾有西流入古地中海的历史,在地质上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挤压,致使古地中海东部隆起形成青藏高原之后,才改道向东。这大约是300万年前的事情。那么又有谁敢说当初汉江不是直入东海而长江夺袭汉江,只是由于长江阵势强大,人们习惯于把汉江说成长江的支流“直把杭州作汴州”了。由此看来,汉江的长度应该再续上自汉口到东海的这段长度,那就是两千多公里了;如若再加上西汉水近300公里的长度,那么今天的三千里汉江昔日却是六千里!

史前考古证明汉江流域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地方。在汉江上游,汉中有龙岗寺旧石器文化遗址,安康有关庙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游有南阳小空山旧石器文化遗址,十堰郧阳区有“郧县人”遗址。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诸多国家学者认为“郧县人”出土无疑打破了人类起源“非洲一源说”的断言。

编者注: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龙岗人距今约120万年,那么龙岗人是否更打破了人类起源“非洲一源说”的断言呢?

蜀山说“沔海”

沔海是内海,如同现在的黑海和里海。在远古时候,今天中国大陆这一块土地上,河流从中部发源,东部的向东流入太平洋,西部的河流向西流入印度洋。

后来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印度板块俯冲向下,中国西南陆地被抬升,从而形成了恒河平原和青藏高原,以及横断山脉。中国大陆就从“中间高东西低”变成了“西高东低”。

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堵住了中国西部河流向西的入海口,于是从南到北形成了彝海(今安宁河谷平原)、巴蜀海(今四川盆地)、沔海(今汉中盆地)、关中海、塔里木海、准格尔海等等。

这些内海的河流慢慢重新找到了出口,日积月累的冲刷,河床逐渐降低,内海的水被排空,内海就变成了今天的盆地。

其中准格尔、塔里木、柴达木、塔里木等内海因为远离大洋,降水稀缺,海水被逐渐蒸发,从而形成了戈壁沙漠以及盐碱地。哈密盆地部分区域海拔比大洋平面还要低,因为它过去就是海底陆地。

曾经的内海给这些地方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比如四川盆地就盛产天然气和盐卤。新疆几个盆地盛产石油和煤炭,汉中盆地就有“梁山石燕”这种海洋生物化石,镇巴有世界级的油气资源。

梁山石燕

本条微信为转载,第一篇出自《十堰日报》,作者傅广典,第二篇出自网友留言,作者蜀山;感谢原作者的精力创作!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