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汉中这2个地方,“霸屏”人民日报!赞!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晓通头条 / 全市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汉中这2个地方,“霸屏”人民日报!赞!

转载 许丹2020/05/11 21:14:2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汉中便民网 897 阅读 0 评论 12 点赞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用整整一个版面刊登了一篇长文

《走进绿色秦岭》

用“霸屏”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文章通过讲述百姓的“绿色故事”

强调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也为我市佛坪县洋县

发展绿色产业促进村民增收

的经验做法点赞打call

走进绿色秦岭




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巨大的山脉呈东西走向,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为中国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流域提供了水源保障,是名副其实的中央水塔;秦岭涵盖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地理位置,多样的气候使秦岭境内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秦岭还是各类野生动物天然的栖息地。


洋县:朱鹮故乡 美丽公园

(刘颖)


走进洋县城区,驱车向北行驶约5分钟,穿过一片油菜和小麦交织的农田,便可抵达草坝村的“鸟山”。


一座茂密的树林里,高大的樾树、楝树、椿树树梢上,筑满了朱鹮、鹭鸟的鸟巢。附近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树林里,鸟巢达数百个。鸟儿在鸣唱,朱鹮在嬉戏,引得各地鸟友纷纷前来拍摄。

谈及洋县的朱鹮,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说起。当时,考察队在洋县发现了7只世界极濒危物种朱鹮。近40年来,经过艰苦努力,这里的朱鹮种群数量,已由7只发展到3000余只。

  

耀眼成绩的背后,是这个秦巴小城几十年来的坚守与付出——禁止非法采矿,禁止树木砍伐,关停几十家砂石场、砖厂……为避免朱鹮保护核心区被破坏,西成高铁甚至都修改了线路方案,由原来的笔直线路,修改成了弧形弯道。

  

朱鹮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洋县的生态保护政策也因此越来越严。20多年前,草坝村村民看着水田,很是发愁,“县里不让施化肥农药,地里产量越来越低。几亩水田收的庄稼,每年就那么点,这可咋办呀?”

  

2009年,草坝村新上任的村支书刘开昌开始行动,将村里的老梨树换成黄金梨新品种,成立梨果合作社,种有机水稻,搞有机农业。

  

“普通米每斤2元,有机稻米每斤10元,万万想不到,效益这样好!”村民刘小刚思想活,把家里几亩水田照有机农业要求来做,还把后山上的4亩梨树全改成新品种。

如今,草坝村的有机香稻、有机油菜、有机黄金梨等产业,成为村民致富主要途径,“朱鹮湖”有机产品畅销全国,村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2018年,草坝村有机产业产值突破6500万元。现在,村后花果山,村前米粮川、村内成公园。

  

洋县湿地面积、森林面积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也日益增多。300多种鸟类已使洋县成为全国三大鸟类拍摄基地之一。

  

保护朱鹮的所有付出,也为洋县赢得了先机:几十年来,农民不使用农药化肥,为有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之地处秦岭南麓,得天独厚的水、气、土壤,为发展有机产业提供了优良环境。如今,洋县的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达15大类81种,认证面积14.29万亩,总产值9.66亿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丹子     审核:木子

商务合作:0916-2532400

网站客服(微信):hanzhongsht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找房子、找工作、找拼车、找二手、找对象...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