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其中汉中2所学校入围:
汉中市中山街小学
宁强县南街小学
汉中市中山街小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中山街小学如何让文明成为学生们的自觉习惯,让“五育”并举与文明风尚交织出亮丽的育人图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该校一探究竟......
红色传承 打造文明育人校园文化
中山街小学始建于1915年,拥有110年历史的区直小学。学校占地面积7404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2059名,教职员工121人。学校借助百年老校红色底蕴打造的“国学经典 红色传统 汉字书写”校园文化,彰显健康向上、积极奋进、勤学笃行的师生风貌和校园氛围。在书香校园建设中,中山街小学探索出13334阅读模式,合力打造“中山星悦·快乐阅读”共读品牌,在小书房、小书童、悦课程、AI阅读等阅读系统构建中,形成“中山爱阅读 书香润未来”的阅读生态。
“每次阅读活动我都参加!在这里可以扮演角色体验故事情节,感受角色的情感,让我在阅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四年级八班李芃然说。
志愿同行 培育文明社会新风尚
“我知道!矿泉水瓶是废塑料,应该扔进‘可回收物’这里。”星星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伍俞熹兴奋地说。小小志愿者们走进公园,化身“环保小卫士”,在老师的带领下捡拾垃圾、发放宣传手册,用通俗语言解答游客疑问,让垃圾分类知识从书本走向生活。
伍俞熹所在的“星星志愿者服务队”,是学校依托少先队大队部、动感中队,与钟楼社区联合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参与开展社区服务、环保行动、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了解国情民情,在社会服务中传播文明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2022年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学校五(3)“向日葵”中队被全国少工委命名为2023年度全国红领巾中队。
社团绽放 思政 +”模式助力成长
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学校六大类73个社团集中开展活动。同学们卸下课业负担,或在体育场挥洒汗水,或于书法教室挥毫泼墨,在喜爱的文体活动中张扬个性、培养志趣。这源于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学校积极探索“思政 +”育人模式,将“小课堂 大思政”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与“行走的德育课堂”相结合,从教室引领的课堂教学到学生自主调研确定活动主题,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将红色基因厚植学生幼小心田。
“社会实践课上,老师带我们去了古汉台,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小小讲解员’,为外地游客讲解、推介家乡,特别有成就感。”四年级八班冉雨萌表示这次活动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也是对自己口才和胆量的一次锻炼。
文化提质 打造安全文明绿色校园
学校三栋教学楼的外墙、走廊、横梁及立柱上,所见之处皆是文化的印记,涵盖国学经典、红色传统、汉字书写、廉政文化等元素,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
培养有情、有智的中山少年,不仅在课堂与活动,更在无声的空间细节中。学校依托空间资源打造“中山启智 智慧行远”文化品牌,让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内建筑及文化长廊,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结合“国学经典”文化,设置《三字经》《弟子规》等文化标识,营造特色楼道文化;此外,对文化宣传栏进行动态更新,每月更新“新时代好少年” 事迹专栏,让宣传栏成为育人的隐性课堂。
“‘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对学校全体师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肯定,是荣誉也是责任。从书香课堂到多彩社团,从文明育人的氛围营造到‘五育’并举的创新实践,文明的观念和行为已经在校园深深扎根。”汉中市中山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叶毕玉说,下一步,学校将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到文明校园创建全过程,努力培养有中国品格、有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宁强县南街小学成功获评此项我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份沉甸甸的“国字号”招牌,是对该校办学成果和文明实践的最佳肯定。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学校,学校食堂饭香四溢,各班学生代表统一打饭,回班后老师细心分餐,整个过程安静有序,无插队、无浪费,展现出南街小学日常的文明风貌。忽然,“咚—咚—”空灵鼓声从三年级教室传来,另一边五年级学生演奏的小钟琴清脆悦耳,这是学校“声动南小”乐器进课堂的真实场景,真正实现“班班有乐声,人人会演奏”,切实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明素养,更体现在放学的细节里。低年级学生快速整队离校,高年级“文明礼仪岗”在校门口维持秩序。孩子们挥手道别、声声“再见”,传递出校园特有的互助与温情。“学校始终秉持‘为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从三方面扎实推进文明创建,一是构建‘五阶梯教师培养计划’,以青蓝结对、名师讲堂和教学比武为抓手,培养出多名国家级及省级骨干教师;二是打造‘振文1+A’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依托礼艺文化、创客教育、分层体育等多元社团,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三是深化家校社协同与集团化办学,辐射优质资源,助力薄弱校发展,实现文明共建、教育共享。”校长唐桂萍说。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开设书法、围棋、创客、非遗剪纸、羌绣羌编等50余个社团,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同时依托“春日采茶”“秋日农耕”等自然课堂,以及“小小志愿者”社区服务等实践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感知文明、习得礼仪、涵养感恩之心,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学生余佳琪自豪地说:“‘全国文明校园’这份荣誉是对我们所有同学努力的肯定,我们会更注意言行,一起守护这份荣誉,让校园一直充满文明的温度。”
文明,绘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浸润于师生的言行之中。站在新的起点,这所百年学府将继续深化“五个南小”建设,培养更多“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手中有能”的时代新人,让文明之花常开不败。
自定义html广告位